第299章 兵分四路虚实相济

庞德开口之后,瞾王面上露出了愕然的神色。

显然,瞾王也没有想到,庞德竟然会这么说。

袁丰和袁寿,还有袁攸当然也知道,庞德这是在和稀泥。

以袁丰三人的才能,对自己的建议和另外两人的建议,都有相当程度的认识。

哪怕他们自身的计策很好,但剩下两人的计策,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只要庞德的稀泥确实和的好,三人也未必要对抗到底。

“庞德,你且说来。”

瞾王思忖一番后,还是决定听一听庞德的说法。

“遵命。”

庞德领命,随后踏步上前,在大殿众人的注视下,开始高谈阔论。

“项庭夺取泓郡,意在大晟天下。”

“此事便是田间地头的庄稼汉,也能看出来。”

“唐嵩星夜夺取邕州,他想做什么?”

“他想成就王霸之业,甚至成就帝业!”

“这样两个人,当真能够同心同力,同进同退吗?”

比起三袁,庞德很少说话。

但并不代表,他无话可说,现在瞾王让他说,他就有很多话想说。

相比起争执不断的三袁,大殿中众人,也更喜欢听庞德高谈阔论。

“庞德先生所言极是。”

有将领开口,觉得庞德说的很有道理。

项庭和唐嵩兵合一处,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什么叫做权宜之计?就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

既然这里面有可以权衡的利弊,那随着利益发生变化,显然是可以改弦更张的。

瞾王或许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钱。

从这一点出发,瞾王当真有分化二者的可能,不过就要看如何操作了。

“庞德先生的意思是?”

瞾王开口,继续问计于庞德。

“战而分之。”

庞德没有迟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他的计策,确实是综合三袁后提出的。

就像写作业的时候,一个差生抄袭三个学霸的答卷,权衡之后,没准最后得分更高。

“如何战而分之?”

袁攸对庞德的提议,有些意外。

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这样做,不是他想不到,而是觉得没必要。

直接分化项庭和唐嵩,岂非更好?

既然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化项庭和唐嵩,还有必要开战吗?

庞德的答案是,有必要,而且很有必要!

“如今项庭和唐嵩恐怕都觉得,我们和他们一旦开战,他们的大军必然会摧枯拉朽的取胜。”

“越王项庭从军以来南征北战横扫天下,唐嵩更是大晟唯一一位水师名将。”

“这两人合兵,可以从水路和陆路,一同对瞾王发起进攻。”

“以瞾州如今的形式,越王和唐嵩,似乎没有失败的道理。”

“这时候无论送多少好处给项庭和唐嵩,这两人都会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

“至于分化二者,完全是痴人说梦。”

庞德这话,对三袁的计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驳斥。

不过他的话是有道理的,因此众人也耐心听着,没有辩驳。

瞾王也没有继续开口,而是等着庞德继续说。

“等我们和项庭还有唐嵩大战一次之后,就是分化二人的机会。”

“项庭和唐嵩合兵之下,尚且不能将我方击溃。”

“我方只要加入他们中任何一方,另外一方岂非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候,瞾王非但不需要给这二贼好处,还可以向这二贼索取好处。”

“倘若一方给好处,一方不给,自然可以合兵打不给好处的那一方。”

“倘若双方都给好处,自然可以合兵打给的好处少的那一方。”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若是发生变化,我等同样可以做出调整。”

“请瞾王御驾亲征,派遣周,吴,郑,王四将为先锋,三袁与老夫为参军。”

“与项庭,还有那唐嵩,进行首战!”

庞德话音落下,被他点名的周,吴,郑,王四将,也在此刻起身。

周是周文龙,吴是吴泰,郑是郑飞,王是王云。

薛定边在瞾王这里难得重用,也是有其他原因的。

周文龙四人,都是老将。

四人虽然不是当世名将,但都是老成持重的将领,追随瞾王的时间也最久。

“准!”

瞾王心中思忖一番,就点头同意了。

比起三袁,庞德的计策无疑更好一些。

三袁这次也没有辩驳庞德的计划,庞德肯定了他们的一些主张,也否定了他们的一部分判断。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庞德给了他们表现的舞台。

周文龙,吴泰,郑飞,王云四人,这可都是能力不俗的将领。

他们若是真的有才能,就应该辅佐这些将领,在各自的战场大放异彩。

如若不然,那就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之徒。

常言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

既然庞德给他们提供了这个表演的舞台,几人自然不会不满意。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众人商议一番,看看究竟该如何用兵了。

瞾王在议事的同时,越王项庭,嵩王唐嵩也在商议如何行动。

当然,嵩王的名头,是唐嵩自封的。

他要是了解宇宙的概念,给自己封一个宇王也是可以的。

项庭的议事大殿中,薛定边并没有到场。

因为越国这次决定双线作战,薛定边带三万兵马进攻西境,剩下的兵马则是项庭带领进攻瞾州。

这个主意是薛定边提出来的,最初他甚至只要两万兵马。

项庭不放心,才又给他增加了一万兵马。

他在西境作战,兵马并非铺展不开。

他麾下的士兵,可以说是多多益善。

反而是项庭,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

项庭南征北战是不假,但他都是统率精英部队战斗,而非统率大军作战。

不过也问题不大,陈望站了出来。

项庭和陈望,在这次会议之前,还有一次问答。

项庭问了七十多问,将心中所有的疑惑以及他所有能想到的不利处境都问了出来。

结果,陈望对答如流。

这样一个人,显然是真正的深藏不露之辈,并非只会死读兵书之人。

陈望接下来一席话,也证明他却有真才实学,非夸夸其谈之辈。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